首页 > 资讯快报 > 详情

“数字敦煌”资源库:足不出户畅游千年石窟(组图)

2016-05-12 11:13:45

“数字敦煌”资源库:足不出户畅游千年石窟
莫高窟第220窟数字化作业现场。敦煌研究院孙志军摄
莫高窟第220窟数字化作业现场。敦煌研究院孙志军摄
系统截屏。


 

  无孔不入的互联网科技会让一千多年的敦煌石窟发生什么?

  足不出户720度全景漫游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朝代的30个经典石窟……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的正式上线(网址:www.e-dunhuang.com),实现了敦煌石窟艺术与世界的瞬间相通。

  科技带来的惊喜不止于此。在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的背后,是敦煌石窟艺术资源的永久保存和破解“寻找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利用最佳平衡点”的问题。

  上线:具有里程碑意义

  点击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这里的图像精度达到了300dpi,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专业人士的解释是:平台里的洞窟图像(壁画)比洞窟实际壁画还要大一倍。

  敦煌莫高窟每天最多接待游客6000人次,不论是团队还是散客都必须进行预约参观。同时因为保护的需要,游客在窟内参观不能使用楼梯和照明等辅助性工具,因而往往看不清楚、看不痛快。

  如果在“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里观看,不仅可以对第61窟壁画五台山全图一览无余,更震撼的是高清晰度还使得壁画图像中的各个细枝末节也“无处藏身”。

  于2016年5月1日正式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以下简称“数字敦煌”)眼下正在敦煌研究院兰州院部进行展览。当日,敦煌研究院首次向全球正式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

  “‘数字敦煌’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并通过建立多元化、集成化的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首发当日直言上线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了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120个洞窟的摄影采集、40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以及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和20尊彩塑的三维重建。

  “数字敦煌”首批30个经典石窟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朝代,其中绝大多数洞窟是未对游客开放的。网友可通过登录“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高速浏览超大分辨率图像,进行图像、视频、音频、三维数据和文献数据的智能关联、基于敦煌学词汇的高效检索,实现大数据分析与数据价值挖掘,也可在电脑上对30个洞窟进行720度全景漫游。

  就像王旭东所言,“透过数字影像,全球观众可以看到莫高窟在不同历史时期‘连成一条线’的壁画特点,包括从它的创建、鼎盛,然后到最后的收尾等,是一个什么样的历程。”


  构想:始于上世纪80年代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期望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的高保真的保存,为敦煌学研究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资料,同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等需求。

  在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的记忆中,“数字敦煌”的概念是樊锦诗先生提出来的。

  “莫高窟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文物病害及壁画色彩蜕变日趋严重,在做好文物本体保护的同时,怎样使敦煌文物现状得以永久保存?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先生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试图利用摄影采集与计算机存储的方法,来实现敦煌石窟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

  从2006年,敦煌研究院在摄影录像部的基础上整合保护研究所图像室,成立了数字中心,到2015年更名为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整整十年,吴健率领的这个团队也由1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80余人。

  “数字敦煌”项目包括“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资产管理系统和数据永久保障体系三部分。正式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可以说是第一期,也可以说是第一步,但它已经基本满足了大众的各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接下来吴健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像平台的维护、升级、深度拓展应用、商务运营等,也包括将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回归”。

  20世纪初,敦煌石窟宝藏为世人所知晓,在敦煌声名大振的同时,宝藏随之流散于世界各地。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分别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进行“数字敦煌”的国际合作项目,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将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陆续“回归”。一些流散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也在酝酿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共享”。

  “‘数字敦煌’国际合作正在有序进行,引来海内外广泛的关注,我们真诚地希望流散到海外的文物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与敦煌石窟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全球共享,我们也在努力和期待。”吴健说。

  付出:一代接一代

  80后的丁晓宏从2005年进入敦煌研究院之后就参与到“数字敦煌”项目中。

  “特殊空间的摄影采集,超大图像的拼接等,这些都是特别大的难题。”尽管经过反复的实验测试、设备改进和方案的调整,这些大难题统统都解决了,但是丁晓宏说起“数字敦煌”项目,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这些“大难题”,可以想见,八个月完成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的工期里,这些问题的现实难度之大。

  丁晓宏做过的工作很杂,有参与项目的总体方案制定、色彩管理系统应用、摄影采集工作、图像拼接验收等,也有焦点堆栈的摄影采集实验、数字敦煌资源库UI设计等等。洞窟数字化工作是他一开始就做的工作,他参与了对莫高窟61窟数字化作业。

  第61窟又名文殊堂,覆斗形顶下方四角龛内,画四大天王,为五代洞窟特征。“对于这样一个洞窟进行数字化,第一步是对洞窟内容资料整理,之后做洞窟数据测量、窟型照片拍摄。在此基础上制定数字化方案。接下来的工作是依据数字化方案进行摄影采集,配合现场图像检查人员,对于不合格的图像要重新拍摄。”丁晓宏说在对摄影采集合格的图像进行存储备份之后,意味着洞窟数字化摄影采集工作的完成,接下来进行的将是图像拼接处理。

  丁晓宏说,该洞窟西壁前面有背屏,西壁与背屏之间的距离96厘米,而西壁高将近6米,摄影架一旦超过3米就开始不稳定容易晃动,这就造成照片对焦不实,“还有,因为拍摄距离太小,闪光灯光线散不开,很难达到光线均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丁晓宏他们对摄影架进行了改造,尽可能增加摄影距离,对灯光也进行设计,避免了光线不均匀。

  “整个61窟又是个大型洞窟,采集数据量达到了上百个G,拼接时对电脑的硬件要求很高,对拼接方技术也是很大的考验。最终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完成了61窟的摄影采集和图像拼接,并且在很多展览中以100%大小展出了西壁巨幅实景地图画《五台山全图》,让很难在洞窟中看到的壁画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丁晓宏说。

  在敦煌研究院呆了十来年,丁晓宏似乎早已习惯身边的这些默默付出了。在他的印象中,“数字敦煌项目”工作难度大,时间紧,需要很多人同时协作完成。在项目完成总体方案的时候,因为时间太紧,白天忙不完,下班吃完晚饭,大家又聚到一起,打开投影仪,讨论修改方案,有的同事家里有小孩和老人也顾不上照顾,加班经常到凌晨两三点,是那一段时间的常态。

  “如果要我说难以忘怀的是什么,那就是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件事,不计较任何得失地真心付出。”丁晓宏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