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报 > 详情

专访:《又见敦煌》总导演王潮歌

2016-12-02 10:37:10

王潮歌,著名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导演之一,她创排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印象”系列和“又见”系列演出成为每个景点最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9月19日,王潮歌导演的最新作品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亮相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作为甘肃省重点文化项目,《又见敦煌》以史诗的笔法传承丝路文化,以艺术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一带一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从艺术角度再现“人类的敦煌”,成为敦煌继莫高窟、月牙泉后又一张国际文化旅游名片。近日,记者对《又见敦煌》总导演王潮歌进行了专访。

 

 

记者:王导,您的新作《又见敦煌》开演以来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最初接到《又见敦煌》的创排邀请时您是犹豫的,是什么让您最终决定将这台演出作为第四部“又见”作品的?

王潮歌:事实上,接手《又见敦煌》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因为我给自己设置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要对这座千年古城负责,我的作品要能够配得上莫高窟,要能够配得上敦煌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要能够配得上丝绸之路

(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样一个大平台,所以我的作品不能只是简单的舞蹈或者戏剧,所以从一开始,对敦煌的敬畏也变成了对这部演出的敬畏。自从有文艺作品开始表现敦煌以来,大多都是集中在人的爱恨情仇之上,但在我看来, 2100年前的这一条通向罗马,通向长安的大道,有那么多的种族、宗教、人群,在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它更应该是史诗。但我深知,挑战史诗的结果,可能成也可能败。

在此之前,面对邀请我确实也推拒了不下三次,但最终还是下决心接下,是因为敦煌当地领导的一句话打动了我,“我们甘肃需要一台作品,我们的敦煌更需要一台作品,这个作品并不完全是给来敦煌旅游的人看的,我想给我们的子孙万代看。”所以在下决心去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我要做的是一个史诗一般的敦煌,而不是一个人间的敦煌。我觉得我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挂一漏万,捉襟见肘,但我依然觉得我应该去尝试,我也觉得我不能偷懒,不能抄近道,我就是要凭着这一点点的底气,往那儿走。

 

 

提问:在您的众多作品中,您给《又见敦煌》是一个怎样的定位?

王潮歌:我说过,我不做极品,只做绝品。历经两年时间创作的《又见敦煌》,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一次“古今穿越”。在剧场中,行五十步,您已穿越百年;行百步,您已穿越千年;最后,您也许将与自己的心见面。在不知不觉中观众已被分成了十六组,分别进入不同的“洞窟”,与“古代人”对谈。这是一次观看,更是一次体验;《又见敦煌》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空间的复杂设计上都可谓是“又见系列”的巅峰之作。

提问:您认为《又见敦煌》对于敦煌文化的传承具有什么意义?

王潮歌:敦煌的伟大,并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而是千百年来敦煌文化精神不枯不竭,代代相传的结果。从前秦时期开始,敦煌的先民画师在莫高窟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开凿一个洞窟,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塑造一尊大佛,这种坚韧执着和数百年来与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融合,铸就了“开放包容、向善守正、崇高唯美”的敦煌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从两千年前开始走起的,走到今天,未来还会再走到遥远的地方,走到我们都死了,走到我们子孙的子孙,看不见了它还走着,莫高窟或许有一日也会如沉沙一样碎去,一切都会归于尘土,一切都会归于寂静,所有东西都消失能留下的是什么呢?丝绸之路在宋明的时候就没有了,但它却成为了一条由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铺就而成的文明之路。当我们的演出中流沙倾泻而下时,当张骞、张议潮、米薇、常书鸿、王潮歌、王儿将……这些名字响起时,我们就能看到现代的敦煌文化精神传承者和先辈们同在,物质的路可以不再,但精神的路会长存。所以我也想告诉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以我们的民族为荣,以我们的文化为荣,而这种血脉一代代的传承,这条路才算一直通着,莫高窟才能千年万年的存在,这也就是我认为的一带一路。

~THE END~